“缘主,我看你的面相印堂发黑,恐有不祥的事情啊”“看事业,看姻缘,看健康,祖传算命世家大师亲算……”近年来,“网络算命”活跃于互联网平台。很多网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与其中,却不知藏在网络另一端的“大师”们看钱不看命,甚至不乏有组织的行骗团伙混迹其中。
电信网络诈骗是发案最高、损失最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违法犯罪行为之一。近日,利用AI技术制作换脸视频、合成声音等,冒充亲友、同事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不断出现。例如,在有的案例中,诈骗分子通过使用他人真实姓名及照片,冒充他人身份添加被害人社交账号,再利用“AI换脸”技术和被害人进行短暂视频通话,博取被害人信任后实施诈骗;在有的案例中,诈骗分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来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用伪造的声音与被害人通话并实施诈骗;等等。在这些案例中,不法分子凭借其迷惑性极强的诈骗形式、精准的诈
近日,一则短视频标题映入笔者眼帘:“莫言竟然‘放狠话’:余华根本不是我的对手”。难道莫言、余华两位文学大咖也要互怼不成?惊异、疑惑、好奇之心驱使笔者点开视频,才发现是《收获》杂志创刊65周年庆典上,莫言、余华两位嘉宾互动时的“戏言”。
短视频的“青少年模式”是保护之基,专属“内容池”还需丰富多彩。短视频平台青少年模式与专属内容池发展如何备受关注,2023年5月,人民数据研究院测评短视频青少年内容池发现,青少年模式铸造的保护之基正在不断牢固,内容池日益丰富,在传播传统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增强体育锻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月31日,中央网信办召开专题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听取部分企业代表对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的意见建议。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出席会议并讲话。
最近,一篇《鸡毛蒜皮正在成为主流新闻》的文章引起了颇多关注。其中提到,很多并没有太多公共价值的新闻,“如今经常冲上热搜的前列,且高居不下,高热不退”。举个例子,近期的“挖呀挖”以及“28岁女副教授另类招生”,就在热搜上红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对此,有媒体人发出喟叹:要把真问题送上热搜。
“入民日报”“人民曰報网”“央广新闻TB”……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仿冒账号,却在部分网站平台上“兴风作浪”。国家网信办近期开展“清朗·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紧盯短视频平台、热搜榜单等重点流量环节,全面排查处置仿冒新闻主播等违规账号。截至目前,已集中清理仿冒新闻单位、新闻主播账号10.7万个,清理虚假新闻信息83.5万条。
国家网信办近期开展“清朗·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紧盯短视频平台、热搜热榜等重点流量环节,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全面清理违规采编、违规转载、炮制虚假新闻等扰乱网络传播秩序信息,全面排查处置仿冒“新闻主播”等违规账号,坚决守住网上新闻信息规范有序传播重要关卡。4月6日以来,各网站平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严格开展自查清理工作,截至目前,集中清理仿冒新闻单位、新闻主播账号10.7万个,清理虚假新闻信息83.5万条。
最近,一个生僻字冲上热搜。[(上边是少了一横的“鸟”,下边是“甲”),nia,四声]姓是云南丽江傈僳族中一支以鸟为图腾家族的姓氏,这个字为上下结构的汉字,上边是少了一横的“鸟”,下边是“甲”。
当下,线上平台成为不少商家尤其是定制类行业商户与客户沟通的手段。当你作为商家和客户成功加上微信后,客户发来声称是参考样式的压缩文件,你会点开吗?近日,网友萌萌(化名)向潮新闻反馈,从事装修行业的她近期收到陌生客户发来的压缩文件,声称是户型图,但其点开后却发现该文件是电脑病毒,无奈之下只能重装系统。
关注网信浙江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