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做志愿服务的时候,我发现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5月19日晚,鄞州区钟公庙街道欢乐海岸社区,一场“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分享活动感动全场。
“90后”志愿者、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团委书记杨燚娜,从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角度,和大家分享自己与母亲接力做志愿的经历以及她坚持十余年修复遗物的故事,让很多居民动容。
从小跟着母亲参加志愿服务
敬老院的温馨一幕让她念念不忘
杨燚娜今年30岁,做志愿服务已经12年了,她的志愿服务经历离不开母亲从小的言传身教。
母亲叶金娣今年56岁,一直热心扶贫帮困的公益事业,是杨燚娜公益路上的“领路人”。她曾多次组织社区志愿者,向民工子弟学校、残疾人学校和贫困地区捐款、捐物及开展公益演出。“小时候,我就经常跟着妈妈去参加这样的公益活动,每次到现场,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谢谢’。”杨燚娜说,她的志愿服务启蒙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的。
从1996年至今,母亲还多次参加无偿献血。2018年,叶金娣成为宁波市民巡访团成员,志愿参加宁波市品质社区巡查和评选工作。父亲杨小兴也同样热心公益,早在10年前就跟叶金娣同期加入社区第一批志愿者队伍。单车整治、垃圾分类、捐款捐物……很多活动现场都留下了他们“妇唱夫随”的身影。
很小的时候,母亲常常带着孩童时期的杨燚娜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有一次,母亲带着她去当地的敬老院为老人服务,那年杨燚娜正好12岁。“母亲一遍遍打扫着房间,拉着各位爷爷奶奶们的手,你一言我一语,大家愉快地拉家常。等他们回去的时候,老人们都很舍不得,一直招手目送着他们离开。”这幅画面深深留在了杨燚娜的记忆里。
杨燚娜上高中以后,就和志愿者们一起参与小区空巢老人的关爱行动。留学期间,她还在当地担任志愿者,组织汉语角活动,教授汉语和古筝。2300个小时的志愿时长,是她学生时代最骄傲的“勋章”。
他们寻访440位烈士家属
修复红色遗物
一张张沉甸甸的烈士证,一封封烈士遗留的信件,诉说的是一段难忘的烽火岁月,承载的是一代人的家国情怀。参加工作以后,杨燚娜一直在做一项很有意义的志愿服务项目——“我为烈士修遗物”。
这项志愿服务项目,源于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18年暑期,杨燚娜在与学生们寻访烈属和老兵过程中发现,烈士和老兵遗留下来的文书、证件、照片等经历几十年时光,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霉变等问题,需要修复。当年,她牵头组建了“甬城文保”团队,开展“我为烈士修遗物”志愿服务项目,为烈士和老兵们修复曾经的纪念物品。这一举动,温暖了很多烈属。
“别看一张小小的肖像照,一封简单的信件,修复起码要耗时半个月,遇到破损程度高的,则需几个月之久。”杨燚娜说,修复烈士相关遗物的工序十分复杂,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我们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您修复好这张肖像。”这是志愿服务团队对烈士家属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是一份承诺,更是一种责任。
目前,团队已跨越国内25个省市地区,寻访440个烈士家属,行走36620公里,建立了1万条数据信息。两年前,杨燚娜还在社区帮退役军人修复老照片。“对家属来说,当年的信件和物件是他们这辈子唯一的念想。”杨燚娜说,做志愿服务12年,她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公益这条路,她会一直走下去。
(来源:"浙江文明网”)
(链接:http://www.zjwmw.com/ch123/system/2023/05/22/0341979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