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以人工智能、新零售等业态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加速将人们梦想中的智能生活变为现实。”姚劲波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悄然结合,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构成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在此背景下,服务业与互联网深度结合,更充分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大幅提升效率,形成数字经济下的新型服务业态——“互联网+服务”。 “以‘互联网+服务’为代表的新服务业,在促进就业、房产租售、家政、速运等多种服务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姚劲波说,新服务业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
余少华提交建议,在发展5G技术时,应更加注意控制终端的成本、降低使用复杂度。其中,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终端芯片研发上要有所突破,着力降低终端生产制造成本,让更多人都能够用得起5G网络,使5G网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要着力降低5G终端软件的使用难度,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的接受程度,让他们也能轻松使用5G网络,共享高科技发展的成果。
朱国萍呼吁,民生类信息化工程要有托底预案,保留一定比例传统渠道,如老年人绿色预约等,让老年群体不至于受阻于数字屏障。另一方面,各种智能应用也要注意适老化开发,包括使用步骤、操作界面设计等,都应兼顾老年人感受。同时,居委会等年轻干部志愿者也可以帮助老年人学习适应新技术。“不要让老年人在智能化时代掉了队,应该让他们在方便、智能的生活中安享晚年。”朱国萍说,“人民两字重千钧,民生两字无小事。”
建立高效安全防护体系,守好数字安全底线。“过去网络安全只是网络本身,如今却关系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刘多说,当数字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基础要素,拥有高效的监管方式,建立与之适应的安全体系尤为重要。她建议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提高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能力。
2013年12月,在外打工的梁倩娟回乡创办“陇上庄园”淘宝店,她组建了团队,通过淘宝网、微信、微商等平台,集中收购、推广和销售陇南当地的土特产,让大山深处的农特产品远销全国。目前,梁倩娟的网店年收入达45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300多户群众发展,其中包括100多户贫困户。梁倩娟建议,应加大电商扶贫政策的扶持力度。希望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冷链仓储、乡村物流、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品牌打造和法律保护等方面给予电商扶贫更多的政策支持。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2149名全国政协委员走进人民大会堂,少数民族委员在大会堂内外“闪”出一道靓丽的风景。
俞敏洪说,靠现代科技均衡教育资源是一个重大的话题。通过互联网智能产品、5G通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可以使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覆盖到农村,实现教育均衡。俞敏洪同时表示,未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音频视频录播、直播教育将迎来重大发展,因为现在已经到了“谁的知识提供得好,我就购买谁的服务”的时代。他说,随着收听收看和支付手段的便捷、社会和科技的快速进步与发展,以及人们对知识越来越强烈的渴求,内容产业将成为中国一个巨大的产业。
虹云工程将在2018年实施技术验证星的发射,目前卫星已经进入正样研制阶段,预计在年底前发射并开展低轨宽带通信的演示验证及应用示范。“2022年完成星座部署后,虹云工程将可以提供全球无缝覆盖的宽带移动通信服务,为各类用户构建“通导遥”一体化的综合信息平台。系统建成后,无论我们身处在沙漠里还是海洋上,抑或是飞机上,都能享受到与在家里一样的上网速度和服务体验。”张忠阳说。
从缩小鸿沟到释放红利,中国经济也因“数字”抢占更多发展先机。有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支付规模是美国的近50倍,分享经济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一倍。2007年至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论文中,中国占比近20%,发明专利授权量世界第二。被“数字”赋能的中国经济在多个领域抢占先机,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活力。徐晓兰认为,数字红利的释放首先得益于不断夯实的网络与信息服务基础。